这篇博客是在深夜写的,动笔的时候是凌晨两点,倒不是这个时间有什么深意,只是最近过得非常焦虑,失眠成了常态,经常要四点听见鸟叫了才能入睡。我非常清楚失眠对一个人短期和长期的影响,但还是难以抑制自己的焦虑情绪,几十年来这是第一次。
焦虑主要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吧:
- 诸多熟人被裁员,唇亡齿寒的危机感
- 工作带来的挫败感,找不到成长的路径
- 家庭储蓄增长与目标相差太远
- 感觉自己没有陪伴好家人,也没有在其他方面有什么成就
最近我所在的公司,开始了大规模的成本优化,业务线急剧收缩,一些比较熟的同事被裁员了,而且动作非常快,今天告知裁员,后天就走,快得不给人反应时间。除了我的同事,一些朋友在的公司也进行了大规模的裁员,腾讯,阿里和字节跳动,都进行了快速而且大比例的裁员,裁员的理由也都一样,就是成本优化,大部分都是整个业务线一锅端,并不是因为个人能力不行。赔偿大部分都给的很体面,超出国家标准的N+2或是N+3,但还是很多人不愿意接受这个方案和公司闹得很僵。我很幸运,暂时没有被毕业,但我无法以旁观者的视角淡然地看待这一切,反而有一种唇亡齿寒的感觉。前几年我看到被裁了还和公司闹的,觉得大概率是能力不行,但是这次裁员潮的经历者,很多都是我熟识的朋友,能力上没有问题,如果要说做错了什么,可能就只有运气不好,摊上了不赚钱的业务,现在的行情下,我非常能理解为什么拿了N+3的方案还有人要去闹事,换位思考一下,同样的事情如果发生在我身上,我也无法接受。这个行业的所谓中等收入群体,其实是非常脆弱的,基本都背负着沉重的房贷车贷,如果是我这样上有老下有小的,压力更大,今年的行情,裁员就意味着很长一段时间无法找到满意的工作,要么长期待业,要么就是屈就不那么满意的工作。我现在所在的业务,也是一个距离盈利还很远的业务,下一次裁员会不会落到我的头上呢?如果这种情况发生了,我的家庭生活质量会断崖式下降,家庭的稳定性也存疑,贫贱夫妻百事哀。我和几个关系好的同事也私下聊过,大家现在的心态也非常浮躁,都在忧虑什么时候会裁到自己,大衰退的时代下,没有家底也没有背景的普通人,活得真的很悲哀。
工作上最近也有很强的挫败感,不久前新换了个团队,来了之后发现scope和当初承诺的差距很大,自己在这个团队也是无足轻重,可以施展的空间不大。更糟糕的是琐事特别多,每天大部分时间都在开会,各种拉通信息,方案评审等,工作时长也是从早上10点干到晚上11点,周末有时候也得无偿加班,即使不加班,也牵挂着工作。相比前几年,明显能感觉到成长速度变慢了,这让我很难在工作中找到认同感。我这个人是这样,接下来的活,答应的事情是一定要做好的,但是多次看到自己花了很大功夫搞出来的东西被人一笔带过,没有任何肯定,挫败感真的很强。我每天都会问自己一个问题,如果现在被裁了,我在市场上还有多大的竞争力?想到这就更加焦虑,工作中没有明确的成长路径,自己想换个环境,又没有时间沉下心来学习提升,时刻处于这种矛盾的状态中。
在上一篇我有提到过,想要移民,移民需要很多钱,退一万步讲,即使因为不可抗力没有办法移民,那也得换个居住体验更好的房,现在住的地方真的有很多硬伤,这也需要一大笔钱。但是现在我和妻子的储蓄增长速度实在太慢了,一是行业已经进入了快速下行通道,收入已经停止了增长,二是家庭开销也增加了不少。我的妻子和我还有一些观念上的分歧,在我看来,既然有了一个大的目标,那就应该放弃非必要的开销,所有资源都投入到这个目标里,而我的妻子觉得还是得注重生活品质,买包买首饰还是必须的,这又是一笔每年十几万的开销,可想而知我们家庭储蓄的增长速度有多慢。当目标和现实差距过大的时候,人就会产生一种巨大的无力感,在大衰退的背景下,破局的路也不好找。我尝试过股票和期权,最后结果都是巨额的亏损,也尝试过跳槽搏一波涨幅,但是现在行业内高阶的岗位非常少,而且能否落地也有巨大的风险,现在我的家庭无法承受这个风险。
最后我感觉自己也没有陪伴好家人,无论是父母还是小孩,我陪伴他们的时间太少了,上次见到父母,他们已经是满头银发,我才意识到,父母老了,而我这些年,一年都难保证能回去一趟,尤其是疫情以来,就没有回过家了。疫情并不是不回家的原因,而是不回家的借口。宝宝也是,其实他长大的过程非常短,而我没有尽到一个做父亲的责任,对他的关注和陪伴太少了。这一切都是我焦虑的状态造成的,现在下了班只想一个人待着,话都不愿意说,对任何事情也是漠不关心,也没有了爱好。现在的状态就是一门心思想搞钱,实现移民的目标,然而也没有看到目标在逐渐接近,也没有陪伴好家人。这就形成了恶性循环,焦虑感在不断加重。
已经快四点了,能听见鸟叫了,这是我第一次经历大衰退时期,我也不知道会持续多久,现在能做的只有熬时间,现在这种焦虑的状态或许会长期存在,自己时刻做好准备,机会出现能看到并把握住。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