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内容

大宗商品学习笔记(粗浅版)

大宗商品不适合作为长期投资,但是可以作为风险对冲或是短期投机,也可以作为宏观经济的参考指标,还可以通过大宗商品价格来判断市场情绪。

石油:

1. 低油价促进经济发展,由供给导致的高油价会抑制经济增速

2. 科技,通讯和消费者必需品板块对油价最敏感

3. 石油价格与PPI强相关,油价上涨会导致企业成本增加,利润率下降,因此定价权不强的企业受影响严重,因为无法通过涨价转移成本

4. 高油价不一定引发高通胀

5. 石油需求和供给端波动影响不同,供给端波动一般不会传导到股市,因需求端上涨,股市波动减小,因需求端下降,股市波动大,波动可能持续一年左右

铜:

1. 铜的供应稳定,价格主要受需求影响,因为广泛用于建筑等行业,因此可以作为判断经济的先行指标,铜价上升意味着经济转好

黄金:

1. 黄金无法作为股票的对冲手段

2. 黄金也无法抗通胀,黄金的价值需要百年的周期才能体现,只有在极端情况下才能体现黄金抗通胀的价值,比如极端灾害或者战争

3. 黄金与实际利率呈负相关,实际利率升高代表经济好转,因此可以通过金价判断市场信心

4. 黄金与美元也呈负相关,黄金与美元是竞争关系,二者都是主要储值手段

木材:

1. 木材价格涨,成本涨,房价涨,可能抑制房产需求

2. 如果是因为需求上涨导致木材价格上涨,意味着经济过热已经近在眼前

3. 木材黄金比,用于衡量市场的贪婪和恐惧情绪,木材代表激进投资情绪,黄金代表保守投资情绪

评论

此博客中的热门博文

经济机器是怎样运行的

今天午休时间花半小时看完了达利欧的“经济机器是如何运行的”,不得不感慨,这个2014年的视频,直到7年多后的今天,还有指导意义。各国政府也依然遵循着这一套规律,这里做个简单的总结。 原视频附上: 总结: 1. 交易是经济的基石,一切经济行为的基础都是交易,因为有交易,所以一个人的支出就是另一个人的收入。 2. 交易可以是现金交易,也可以是信用的交易,也就是信贷,信贷可以凭空产生,现实生活中大部分所谓的钱实际上是信贷,而不是现金。 3. 借款人一旦获得信贷,就可以增加自己的支出,而根据第一条,另一个人的收入就会因此增加,而因为收入的增加导致信用度增加,他又可以获得更高额度的信贷,如此传递下去,所以信用相当于给整个经济加上了杠杆。 4. 信贷会导致支出增加,而信贷可以凭空产生,如果信贷的增长速度高于商品生产的速度,就会导致价格上涨,也就是通货膨胀。 5. 央行不希望通货膨胀过高,因此会提高利率,从而导致借钱的人减少,而现有债务成本上升,大家手上更多的钱要用于偿还债务,从而导致支出减少,根据第一条,人们的收入也将下降,如此传递下去,会导致商品价格下跌,也就是通货紧缩。 6. 通货紧缩意味着交易减少,经济衰退,此时央行为了刺激经济,会降低利率,从而导致偿债成本下降,借贷和支出增加,带来另一次经济扩张。以上是由央行控制的短期债务周期,大概持续5~8年,在几十年里不断重复。 7. 在每个周期过后,经济增长和债务都会超过前一个周期,这是人性使然,人具有借更多钱和花更多钱的倾向,而不喜欢偿还债务,因此长期来看,债务增加的速度将会超过收入。 8. 经济繁荣期,因为借贷条件更宽松,人们倾向于过度借贷消费或购买资产,因此资产价格也会日益升高,虽然债务在大量增加,但是收入和资产价格也在增加,因此帮助借贷人维持住了良好的信用。 9. 8中描述的情况是无法一直持续下去的,几十年来债务的缓慢积累会导致偿债成本升高,到了一个时间点会迫使人们削减开支,从而导致整体收入降低,人的信用也会因此而降低,因此进一步导致支出减少,周期开始逆转。 10. 当9的情况出现时,经济需要去杠杆,收入开始下降,削减支出,减少信贷,资产价格下跌。借款人无法借到足够的钱来还债,因此被迫出售资产,但是抛售资产又导致资产价格进一步下跌,进一步降低了借款人的信用,形成了恶性循环。 11. 去杠杆与衰退看起来相似,但是此时利率已接...

谈谈格局

在从IC向Leader角色转变的过程中,大老板跟我多次提到过格局,当时我并没有太多的感触,然而最近的一些经历让我对格局有了较深入的理解。在这篇文章中,我想讲一下我理解的格局以及Leader的格局对团队的重要性。 我理解的格局,涵盖了接受变化的能力,自省的能力,以及在更大范围寻求解决方案的能力。这么说可能比较虚,下面针对每一点我展开说说。 首先我们来讲讲接受变化的能力,某种程度上,这也是自信心和逆商的体现。互联网公司的节奏是非常快的,不管是业务变动还是组织人事的变动,不同的人对于变动的态度是截然不同的。比如最近我所经历的调整中,有人心态非常积极,觉得业务变动可以让自己了解不同的业务是如何运作的,组织关系的调整可以锻炼自己和不同类型人打交道的能力。然而有些人就做的非常糟糕,很不幸,我的前直属上级就是后者,调整中,他关注的是自己的权责范围会不会受到影响,所谓“好业务”是不是被别人抢走了,自己管理的人是不是会缩减,他把变化灾难化了,那么在他的上级或者平级看来,他的格局就是不够的,心态不够开放,畏惧变化。 我们再来说说自省的能力,我理解的自省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能够清晰地知道自己的能力边界,二是能够对其他人有同理心,有换位思考的能力。我这里还是要举我前Leader的例子,很不幸,他又是个反面案例。不了解自己的能力边界,带来的结果就是事必躬亲,然而做得都不好,下属也不会得到授权,没有向上发展的空间。如果认清了自己的能力边界,敢于授权,把下属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最后的结果是双赢的,对于Leader来说,这样才能带领更大的团队做更大的事情,对于下属,发展空间也不再受限。同理心的缺失对团队的后果更是灾难性的,作为Leader无法体会下属或同级的难处,该给的资源和配合也必然给不到位,最后事情没有做成,团队也一直处在阴郁,士气低迷和相互埋怨的氛围中,时间长了,失败就会成为这个团队的惯性。 最后我们来说说什么叫更大范围寻求最优解,这里我要举我之前一个下属的例子,我们团队在一个一线互联网公司做业务中台,一线互联网公司其实很多技术组件都有现成解决方案,对于我们这种业务团队来说,现成方案可以满足绝大部分需求,极少部分需求不满足的,也可以通过提需求或者共建来解决。然而这哥们偏不,什么东西都要自己搞一套,美其名曰更贴近业务,实际上私心是非常重的,一切都从方便自己晋升的角度出发,重复造轮子,因为觉得在...

字节跳动的没落

引言 最近字节跳动出了一个标志性事件,某员工在过往绩效M+(相当于阿里3.75)的情况下,被打了F绩效(最差一档),在公司内网公开文档控诉leader抱团恶意打绩效,同时质疑leader间存在利益输送。事情最后的处理结果是官方宣布绩效属于机密信息,员工泄露绩效违规,员工账号被停用,文档被强制转移权限,直属上级受到了不痛不痒的所谓“处罚”,同时在员工账号被停用的情况下,官方指出了员工文档中提到的大部分证据都与事实有出入,以上都基于脉脉上能公开查到的帖子总结。我认为这是字节跳动没落的一个里程碑事件,表面上看起来这只是对于一个闹事员工的暴力处理,然而折射出来的是公司业务,公司文化和人才质量等方方面面的问题,字节跳动可能止步于一个创业公司,在社会影响力上永远无法与腾讯和阿里比肩。下面我们从各个方面来分析字节跳动存在的问题。 公司业务 字节跳动几大核心业务分别是头条,抖音,TikTok,这三者可以认为是字节跳动的发动机,负责产生现金流,而教育,游戏,房产等都属于探索性的业务,负责烧钱,万一砸出来个新方向那就是赚到,又给估值带来更大的想象空间。这种逻辑在20年之前是没有问题的,腾讯阿里等前辈们都是这么起来的,稳住基本盘的前提下去寻求突破,支付宝和微信就是探索性项目获得的巨大成功,也让两家公司市值翻了不止一倍。然而20年之后,中国的监管风暴彻底堵死了这条路,对巨头的跨行业扩张判了死刑,所以现在各个公司都在裁员砍业务,收缩战线。按照这个逻辑,字节跳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必然要砍掉游戏,教育,房产等探索性业务,战线收缩到头条抖音和TikTok的基本盘,那么这几个基本盘现状如何呢? 头条和抖音整体应该是盈利的,这一点我丝毫不怀疑,但是字节跳动的估值非常高,现在一级市场的估值应该是4000亿美元,只靠现在的盈利撑起这个估值是比较困难的,这个估值一定是在高增长的前提下给出的。头条和抖音用户增长已经见顶,甚至可能出现下滑,那么要维持盈利的增长,就必须加大对现有用户的广告投放,或者是寻求其他可以商业化的点,比如带货分成这些,但无论哪一种,对用户体验的伤害都是极大的,这也是为什么现在感觉刷到越来越多广告和营销号的原因。在体验和商业化之间必然会达成一个动态平衡,但是头条和抖音整体的营收很难再上去了。 再看TikTok,这确实是一个高增长的业务,海外市场可以说是所向披靡,也是中国为数不多的可以和国际巨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