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因为工作关系,看了很多份简历,挂掉的绝大部分有硬伤,要么学历糟糕,要么技术能力与年限严重不符,要么是软素质糟糕,话都说不清楚,这些都没什么好感叹的,让我比较触动的是几份高阶候选人简历,为了脱敏,我这概括一下几个人的背景:211或985学校,工作8~12年,多个大厂经验,一路担任的职位能看出成长,一般是从一线开发一路升到十几个人团队的负责人。简历绝对可以说得上是光鲜亮丽,却多次面试挂了,我只能说时代变了。
国内互联网行业已经进入了下行周期,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用户增长乏力,在我外婆都会用微信的今天,中国已经几乎没有互联网未曾渗透的用户群了;二是没有突破性的技术创新,近几年互联网的故事还在围绕着移动互联网展开,没有出现当年的搜索引擎,智能手机这样的颠覆性创新,可能的方向都试过了,所以整个行业就越来越没有活力,只剩内卷,近几年的买菜,直播电商,短视频都是内卷的具体体现;三是国内日益严格的监管压力和共同富裕的国策,各大互联网公司也因此失去了跨行业扩张,并购的能力,转而开始收缩战线,裁员过冬,诸如蚂蚁金服,腾讯分红京东股票,减持SEA,都是这一背景下的例子。
在行业整体下行的大背景下,21年互联网公司几乎全线裁员,腾讯,滴滴,字节跳动,都是实锤的裁员,再加上16~18年蜂拥入行的学生毕业了,多个因素作用下,人才供给失衡,互联网行业就成了一个买方市场,用人单位可以花更少的钱,招到更好的人,这也是为什么这两年我们感觉行业越来越内卷的原因。
回过头来看开头提到的几个高阶候选人,面试挂掉的原因也能总结出一些共性。首先是自身定位的问题,国内互联网行业的朋友应该知道,leader的坑位是很少的,基本上是走一个再补一个,业务没有高速发展就没有新坑,这几位高阶候选人定位自然是leader,即使他们想定位为一线纯开发岗也很难,对于用人单位来说为什么要花leader的钱招一个纯开发呢,后续管理成本还高。其次是能力成长的问题,研发随着级别晋升,工作年限增长,要求会非常陡峭地提高,比如对于工作两三年的研发,基础知识掌握好,项目经验好一点再加上沟通没问题就很可以了,对于工作十年左右的,要求就会变成对工作有系统性思考,技术同时有深度和广度,了解前沿技术和技术演进方向,对业务有深度理解,能够在不确定性中找到出路,软素质方面则要求思维活跃,沟通顺畅,信息提炼能力强,抽象能力好,同时对于人员培养和团队搭建能力也有要求。研发人员的上升通道是非常狭窄的,多数人到了对应年限都难以匹配这个要求,这也是为什么说研发人员大多数33~35岁就会遇到中年危机。这些标准也非常主观,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面试表现和面试官的主观印象,这几位或许有些方面有所欠缺,但是根据面评我感觉多位面试官是带着偏见面试的,不是为了发掘候选人的优点,而是在找不足。最后一点就是这几位脱离一线太久,多位面评里都提到回答问题很虚,技术细节不够深入,这个放在前几年可能不是问题,这几位70%的时间都在管理上,知识广度到位就可以,深度确实没法深究,前几年这种leader级别的候选人是非常稀缺的,因为一般都很稳定,不轻易看机会,但是这两年随着行业大裁员,高阶候选人多了起来,本就坑位不多,用人单位自然也可以变得挑剔。
那么这几位的面试经历,对于研发的职业发展有什么启发呢?首先,我们要顺势而为,在行业低谷期,除非有特别吸引人的条件,或者现在岗位有不可调和的矛盾,否则不要跳槽,找一家大公司安稳度过行业低谷期,大公司业务线多,有足够的战略纵深消化外部环境变化;其次,要时刻关注自己的成长,没有任何一个级别,任何一家公司可以躺平,自身的成长跟不上要求就会被淘汰,至少你要跑过市场上的平均水平,那么如何了解自己当前阶段的能力要求是什么呢?有两个很好的渠道,一是内部晋升,二是外部面试,如果长期没有专业或管理级别上的晋升,并且外部也拿不到满意的offer,那么大概率自己已经比同龄人平均水平要差了。自己参与的晋升面试或是外部面试,要善于总结,归纳出能力模型,自己找找短板。最后,如果是高阶候选人,还是不要走投简历或是找猎头的路子,最好找一个认识的高阶leader内推,前面我们说过,对于高阶人才,很多评判标准是非常主观的,因此有一个高阶leader帮你背书,可以有效避免面试官带着有色眼镜看你。当然,打铁还需自身硬,如果自身能力太差,这只是在消耗帮你背书人的credit。这个圈子很小,很多关系需要长期经营,在必要的时候才可能派的上用场。
这里插个题外话,对于互联网行业下行的一点看法。上面我们提到了多个行业下行的原因,用户增长乏力,没有颠覆性创新,政府监管,三点都是长期问题。其中前两者本质上是同一个问题,如果有颠覆性的技术创新,那么用户增长自然也不是问题,就比如10年左右的移动互联网,成就了腾讯和阿里,我个人觉得接下来的机会会在VR行业,当然以现在的技术还无法实现所谓“元宇宙”的愿景,长期来看是会实现的,到时候必然会迎来行业内公司和人员的大洗牌,就如苹果取代IBM一样。至于政府监管,必然会长期影响互联网公司的扩张和盈利能力,不过由此造成的裁员,业务裁撤等结果是暂时的,长期看来,人员的供需关系也会达到一个动态平衡。就如16~18年很多学生看着互联网行业薪资暴涨去报考相关专业一样,这两年看到互联网行业的萧条,很多人也会选择不进入或者退出这个行业,人才供需关系将再平衡。这两年互联网行业也可以进行一波优胜劣汰,对行业不算是完全的坏事,而这个行业毛利率相对其他行业依然很高,所以薪资也不会有明显的下降。因此虽然造成行业下行的原因是暂时的,但是人才过剩的情况是短暂的,任何一个行业都有自己的周期,互联网行业也不例外。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