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内容

聊聊接下来的打算

最近中国互联网行业的风声鹤唳以及北京上海等城市出现的疫情和封城让我觉得有必要重新规划接下来的人生。

职业发展

国内的互联网公司无论规模,都在经历着史无前例的大裁员,网络上大部分观点都把裁员归咎于中国的监管风暴,但我觉得监管只是一个导火索,互联网长期以来发展模式都是很不健康的,所以才会被监管引爆了裁员的大雷。
中国的互联网长期以来人员都是冗余的,大公司每年校招都会疯抢名校毕业生,社招为了挖关键人也会开出很高的涨幅,其实并没有这么多业务要人来做,大公司抢人的很大一个原因只是想拖慢竞争对手在关键领域的进展。多招的人不能闲着,所以各个大公司都在主营业务之外积极开疆拓土,比较典型的就是腾讯,阿里和字节跳动,涉及到各个领域,大公司不缺钱,所以对这些探索性的领域期望也不高,但是万一熬出来一个就能把所有领域的投资一次性补回来。
前几年国内环境是比较自由的,这几家公司也确实摸索出了主业之外的增长点,腾讯搞出了微信,阿里搞出了支付宝,字节跳动搞出了抖音,而微信支付宝和抖音本身也成为了互联网的平台型产品,带动了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最后一波狂欢。
随着各家的军备竞赛,互联网行业想找到新的增长点越来越难,在短视频的风口之后,再也没有一个像样的增长点,其实在20年左右,腾讯阿里和字节已经开始感受到力不从心了,很多业务都在疯狂烧钱,也看不到盈利点,比如腾讯的微视,阿里的本地生活,字节的在线教育,但是大家谁也不敢放弃,一是沉没成本过高,二是如果现在放弃就可能被竞争对手捷足先登,三是还抱有希望,万一又卷出来下一个微信支付宝和抖音呢?
在20年11月蚂蚁金服上市失败这个标志性事件后,中国的监管风暴拉开了序幕,先是20年12月提出防止资本无序扩张,再到后来对阿里的反垄断调查,对平台型企业的巨额罚单,教育行业的双减,对滴滴的整顿,监管风暴已经持续了一年半以上,而且也没有要停止的意思。这让互联网企业过去的逻辑不成立了,所以各个互联网企业也放弃了幻想,纷纷开始裁掉冗余人员,停掉探索性业务,夹紧尾巴过日子。
接下来的互联网也会变成一个普通行业,所以要对这个行业降低预期,无论是在收入水平还是职业发展上。个人觉得互联网行业接下来会有以下几点变化:
  1. 行业规模收缩,各个公司都开始裁员,大厂被优化员工流入中厂,中厂去小厂,最后行业底层的从业人员被挤出行业,被迫转行
  2. 只有能稳定盈利的企业能活下来,主要是拥有平台型产品的头部企业,靠投资人输血,还在烧钱找商业模式的企业会大规模倒闭,主要是各种垂类产品
  3. 晋升变得更困难,因为公司已经没有那么多业务,不需要那么多高级别员工了,创新型的工作也会大幅减少,大部分岗位需要的只是听话而平庸的人
  4. 行业薪酬整体下降,过程大概率是控制涨薪幅度甚至不涨薪,严控跳槽的涨幅,靠通胀来慢慢降低行业实际薪酬,如果行业崩得比较迅猛,那收入也会断崖式下跌,目前看起来这种可能性不大
  5. 企业上市会越来越困难,尤其是境外上市,互联网行业也不太可能出现当年阿里和腾讯上市那样的造富机会,字节跳动和拼多多可能就是最后一波集体造富
在行业大裁员之前,我对职业发展还是抱着很高期望的,觉得只要保证自己的职业发展是on track的,再赶上一两个字节,拼多多这样的机会也能财务自由。但现在我的预期大幅调低了,接下来的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经济应该会迎来整体的衰退期,保持赚钱的能力,维持现有的收入水平就跑赢绝大部分人了。而且即使衰退期过去,下一波造富的机会,大概率也不会在互联网行业了,如果风口真的出现,这个行业又是否愿意接受从零开始的中年人呢?具体到我自己,接下来会做这些事情:
  1. 努力提升自己在公司里的性价比,保证自己不会被优化,要么是能做跨级别的事情,要么是在当前级别能一个人顶一点五到两个人的产出
  2. 提升专业领域外的知识储备,下一个风口虽然不太可能出现在互联网企业,但大概率还是技术相关,多掌握一些通用性更强的技术,新的风口出现时也更有竞争力
  3. 注重软素质的训练,包括表达能力,信息提炼能力,协调能力和思维逻辑性等,接下来互联网行业不可避免会越来越内卷,只有软素质达标的人才有卷的资格
  4. 多了解行业外的咨询,多和不同背景的人交流,掌握各个视角的信息,尝试寻找新风口的蛛丝马迹,并提前做准备
  5. 维护好核心朋友圈的关系,增强自己的抗风险能力

移民计划

对于移民,其实我一直是有执念的,在我念大学的时候,就很想出国留学,然后进世界一流的互联网企业,学计算机的,如果条件允许,谁不想去看看硅谷的风景呢?但是家境确实也不算富裕,留学的钱也不是给不起,只是留学要花掉家里的大部分积蓄,父母年纪也大了,家里的现金流也越来越差,他们对于出国留学本身也不是很支持,老一辈的观念还是觉得钱就应该拿来买房,这是看得见的东西,而且身边有几个出国念了个野鸡大学,毕业回来就业困难的反面教材,所以他们只能看到负面影响。普通家庭的孩子还是会从ROI角度去看问题,我那个时候了解到的信息也有限,不确定出国留学的收益,所以自己也不是很坚定,就选择了国内就业。其实工作的这几年,我还是有移民的想法,主要有几个原因吧:
  1. 国内的互联网行业发展太不健康了,整体来说都很浮躁,无论是公司还是个人,大部分都追求短期利益,公司热衷于发现新的商业模式,个人大部分想的也是哪家跳槽涨幅高,哪里有当leader的机会,所以中国的互联网缺少技术上的创新,推动行业进步的还是Google,微软,Facebook和Amazon这些
  2. 国内的工作强度太高,没有生活。互联网行业大部分公司都是996的,一部分是真的这么忙,另一部分是装装样子,无论哪一种,工作时长都是实打实的12小时以上。每天通勤两小时,工作12小时,睡觉7~8小时,那么一天基本上没有思考和生活的时间了。工作只是一个生活的手段,但是在中国,你选择了互联网,就是选择了放弃生活
  3. 国内房价太高,在国内干互联网的只能在一线城市,如果想买一个各方面都看得顺眼的,至少1200万往上。即使是很多被视为高收入人群的互联网从业者,也只能买得起老破小或者很偏远的房子,靠自己能买得起的房子多少有一些硬伤,要么是小区环境差,没有绿化,停车都没位置,要么是居民素质差,租户比例非常高,每天邻里纠纷,要么就是非常偏远,每天上下班通勤三四个小时。而且即使买了一个满意的房子,背负高额房贷,人的生活状态也不舒服,始终是一种还债的心态
  4. 国内割韭菜的手段太多了,从房地产到教育,从股市基金到P2P,普通老百姓隔一段时间就会碰上一把镰刀,不仅没有手段实现资产保值增值,反倒是很容易被收割的倾家荡产。整个社会也因此变得非常焦虑,戾气很重
22年疫情前对于移民,我还是有点犹豫的,一方面是去了国外可能意味着职业生涯要重新开始,收入可能断崖式下跌,另一方面担心自己无法适应国外的生活方式,无法融入当地的社交圈。但是这一轮疫情中上海的封城让我坚定了移民的想法,即使这一两年无法实现,我也会把移民作为毕生必须完成的目标。
初步的想法还是移民去英语国家,优先北美,这么考虑的原因是工作机会相对多,资本市场也相对成熟,无论是在当地找工作还是靠着投资的被动收入过活,北美相比其它地区都有很大优势,美国身份没那么好拿,可能会退而求其次考虑加拿大。现在还只是有个初步的想法,接下来要去收集信息,综合比较一下欧洲,北美,澳洲,新加坡,日本等地的移民政策和各自的优劣势,在来决定去哪,完成目标的拆解,后续的信息我也会记录到这个博客。
自从工作之后,英语就差了很多,不管是阅读还是口语和听力,短期内我会开始先练习英语,为接下来的移民做准备。

投资理财

22年以来投到股票基金里的钱亏了不少,这四五个月大概亏了50多万,以前可能觉得没什么,总是安慰自己赢得起也要输得起,常年高杠杆高风险投资,以前觉得现金流没有问题,年轻就是要以小博大,融资期权一起上,爆仓也有过,千金散尽还复来。现在就业市场这个光景,我对自己接下来的现金流也不是很自信了,接下来应该会以保值对冲通胀的目的为主,小仓位去博一些增长。
受到疫情影响,供应链问题已经很长一段时间了,也没有缓解的趋势,通胀可以预见会越来越严重,动态清零带来的隔离,全员核酸等成本也导致了中央和地方财政压力大,放水也是一个趋势。这个时候肯定是不能拿着现金的,但是现在中国也没什么好的投资渠道,银行存款利率基本来到1字头,只有一些小的村镇银行利率高一些,也就是三四个点,还有很大的暴雷风险,如果跟河南几家村镇银行一样,可能都得不到存款保险的赔付,股票和基金最近也是一路大跌,主要原因是美联储加息和缩表,全球股市资金量都在减少,至于房地产,我们在下一节细讲,整体结论是除了核心地段的豪宅,其他的房子没有投资价值。钱贬值的速度等于广义货币增速减去GDP增速,而今年前者很大,后者很小,对于普通人来说就是这么个尴尬的处境,你要么眼睁睁看着手上的钱大幅贬值,要么就是投入高风险资产,亏个血本无归。据我所知,流动资产几千万的人今年收益也很难超过5个点,所以都在疯抢豪宅,当然普通人是远远够不到这个门槛的。
我个人接下来会调整仓位的比例,一半的比例会投入到债券类资产,三分之一会投资到权益类资产博增长,剩下的六分之一会作为应急资金,存到一个月左右的固收类产品或者余额宝之类的地方。对于权益类产品的选择,我更倾向于美股,其他备选还有港股和A股,A股如果没有内幕消息,很难稳定赚钱,而港股一有风吹草动,资金都是流出最快的,优质公司相对也少,如果真的要矮子里选将军,那我会选美股。虽然随着美联储的缩表,美股的资金也是在流出的,但是长期来看美股依然是健康的,它汇聚了一批最优秀的公司,如果从政治角度,美股也是美元的蓄水池。国内因为外汇管制,没有办法直接买美股,所以我会选择一些QDII的基金。

买房计划

之前和老婆商量过,想要换个房,一方面是现在住的小区出租率高,居民素质良莠不齐,经常有邻里纠纷,小区的小孩也是满嘴脏话,这种环境对大人和小孩都不好,另一方面是居住空间确实不够,后面可能要二胎,想换一个大点的房子,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教育资源比较差,当然这个和居民质量也有关系,可能小孩的同班同学就是在卖菜的小孩,装修工人的小孩,滴滴或者外卖从业人员家里的孩子。我不是对体力劳动者有什么恶意,而是我觉得在这样的家庭长大的孩子很难有良好的家庭教育,他们父母的工作决定了他们的见识和眼界都会受到限制,甚至家长也不重视教育,因为他们自己也没有从教育得到什么好处。我不想让小孩的成长环境里全是这样的朋友。
但是现在我们决定暂缓换房,如果移民的路子走通了就不买了,主要有以下几点考虑:
  1. 国内的就业情况实在是太差了,没有哪个行业是稳定的,即使是公务员都有降薪裁员的风险,随着外企和供应链企业外迁,互联网行业收缩,就业机会会越来越少,高薪岗位就更少,中国至今也没完成产业升级,长期的就业前景也不容乐观。我们如果要换房,目标价位应该是1000万左右,即使七成首付,贷款也要300万,月供大概要1万5左右,我和我老婆如果其中一个失业,要维持家庭开支和这个月供,就会捉襟见肘,而且在这个时候再背上房贷,我们的职业发展上也会丧失很多主动权。
  2. 现在的房地产刺激政策有点离谱,自从16年收紧以来没见过这么离谱的力度,又是降息又是放开限购限售,但是大部分地方的房价依然没有起色。房地产是一个短期看政策,中期看经济,长期看人口的行业,政策现在是给到了,但是经济前景和人口情况都是一塌糊涂。从经验判断来说,我觉得房地产已经是强弩之末了,各行业的裁员减少了很多本来有能力买房的人,也让很多人失去了对未来现金流的信心,而出生率接下来还会持续下跌,经济差导致大家生活压力大,生活压力大导致不想生,不想生又导致经济差,这已经成了一个牢固的负反馈循环。房价永远涨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接下来除了核心地段的豪宅是稀缺的,即使是一线城市,郊区也可能不涨甚至下跌,虽然说我是改善需求,也算某种程度上的刚需,但是这可能是我家庭一辈子的财富,如果买入就失去流动性甚至大幅下跌,说不在意那也是不可能的。
  3. 如果我们移民成功了,肯定是要去办理移民财产转移的,到时候所有的资产都要变成现金。房产如果是非核心地段的豪宅,流动性是很差的,现在的行情,急卖都只能降价出,如果是5~10年后,会不会烂在手里都不好说,既然我们已经决定移民,就担不起这个风险了。如果换房,这套房大概会占到我们总资产的70~80%,如果到时候不能变现,那我们即使移民出去了,日子也会很难过。
  4. 接下来大概率会开征房产税,因为卖地收入有上限而且不稳定,而房产税是每年稳定征收的,看发达国家的路数,都会走向房产税的方向。随着房产税开征,长期租赁住房市场可能也会进一步规范化,到那个时候租房可能也能解决导致我想换房的几个问题。当然这一条都是我主观臆断。
如果决定不买房,我可能会多花点钱去租一个好点的房子,小朋友上学问题可能会选择私立或者国际学校。然后一边日子先过着,一边准备移民,走一步看一步。

评论

此博客中的热门博文

谈谈两年职业规划

背景 最近的职业和生活都遇到了一些问题,感觉很多事情和预期差距都越来越大,从21年以来,大环境就在急剧变化中,在国内的高压防疫政策之下,宏观经济可能是近20年以来最差,消费低迷,失业率高涨,而互联网行业还有政策监管因素的冲击,更是民不聊生,以前的很多增长逻辑都不成立了。所以我最近的不顺可能并不是能力出了问题,而是职业规划没有匹配上不断恶化的环境,我想结合现状重新梳理接下来两年的职业规划,尝试破局。 现状 对于现状,我按照两方面来梳理,职业和生活,职业的现状决定了我的现金流,生活的现状决定了我的开销,接下来的路要怎么走,得结合两者综合判断。 职业现状 现在的项目有点一言难尽,可以化用一句话总结下,战略上重要,但是战术上不重要。战略上重要的原因是,这部分工作的重要性确实在日益提升,甚至可能会决定项目的存亡,战术上不重要的原因是,这部分工作行业内早有先行者制定了统一的标准,核心点就那么几个,至于如何落地执行,难点主要在于人力的协调和项目进度的把控,技术上没什么创新的空间。战略上重要的项目通常也意味着活会来得很着急,很多事情没有什么商量的空间,上面给定一个DDL,就得加班在那个时间交付,这种事情并不少,所以现在项目的整体工作强度也很高。 另一方面,由于行业的整体下行,公司砍掉了很多项目,我们项目组也吸收了很多其他部门相对优秀的一批人,这又导致项目的人才密度非常高,高阶的人多,努力的人也很多。这也好理解,大公司有比较成熟的晋升体系,所以同一个级别的人实力不会差太多,那么按照我们以前的文章提到的内卷理论,这种时候一定会出现过度竞争,向下沉沦的情况,简单来说就是氛围很卷。 再说说我自己的空间问题,来这个项目之前,我以为是一个一号位的机会,来了之后才发现是二号位,这也怪我,当时出于信任没有把话说得太明白,吃了个大饼。吃一堑长一智,以后还是得把话聊明白,不丢人。前面也说了,这个项目能发挥的空间不多,前期基本是参照行业标准补齐能力,后面就是持续运营,当下我也看不到这个团队还会有新的业务,就当下来说,我觉得人员是严重超配的,如果只留下一半人,可能业务会跑得更好,而现在还搞了多地研发中心,造成了不必要的沟通成本和人员冗余,现在团队的业务也撑不起如此多的人员层级,长期来看,我对团队的ROI感到悲观,对自己的成长空间也非常质疑。但是从短期来看,未必就不能待下去,现在也有一个饼,在这个团队我可能

复盘2022上海封城

引言 3月以来,上海的疫情就日益严重,3月底至今更是全城停摆,很多人已经在家两个多月没有出过小区门了,虽然官方的说法是开始有序复工复产了,但实际上绝大部分人还封控在家,最多允许出门两个小时去买个菜,还需要凭出门证和商超出入证,一户一人,一天最多一次,而且不允许开车,除了几个指定的大超市,其他商店基本处于关门歇业状态,快递物流依然没有恢复,4月初的订单至今没有配送,上海的官媒真是重新定义了复工复产。现在单从感染人数上来说,疫情有了开始好转的迹象,但我认为这次长达两个多月的封城对上海造成的负面影响是永久性的,可能会对上海的产业链地位,上海的人口结构以及上海的房地产市场造成深远影响。 疫情阶段复盘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上海的疫情时间线,以及其中出现的一些标志性事件: 3月初上海发现零星确诊病例,来源不明,每日新增呈上升趋势,从1日1例一直增加到10日的75例 3月10日确认传染来源是华亭宾馆,华亭宾馆在没有隔离条件的情况下用作了香港入境人员的隔离,导致奥密克戎传播。奥密克戎代际传播时间是3天,此时已经传播了三代半了。 3月11日到3月23日,上海市确诊开始持续增加,整体增长比较平稳,23日979例,期间已经有相当数量的小区开始了封闭式管理,禁止人员出小区,主要是有确诊和密接的小区 3.24开始确诊人数爆发式增长,3.24当天确诊超过1600例,一直到3.28确诊接近4500例,3.22日有人因为传播上海即将封城的消息被拘留,官方辟谣并表态不会封城,3.28当天早上宣布全市开始分片静态管控,3.28~4.1浦东浦南全域封闭,全员核酸,4.1~4.5浦西全域封闭并全员核酸。3.28当天,浦东有不少小区在知道晚上要开始封控的情况下放人出门抢菜,很多卖场整个被搬空 3.29~4.1,每天通报五千多例的确诊,浦东浦南并没有如期解封,浦西按期封控,和浦东一样,3.30和3.31,浦西很多之前因为有阳性和密接封控的小区放人出门抢菜 4.1~4.5,浦西也没有如约解封,浦东也依然在封控,每天确诊已经来到一万七千例,此时社交网络已经开始恐慌,主流论调是这还远没有达到峰值,封城持续的原因是全民在核酸筛查中出现了意料之外的情况看,这期间已经开始出现物资短缺的情况,社区团购成为居民购物的主要渠道,孙春兰在这个时候到了上海 4.6~4.13,确诊每日维持两万以上的增长,其中4.13是整个疫情的顶峰,接

字节跳动的没落

引言 最近字节跳动出了一个标志性事件,某员工在过往绩效M+(相当于阿里3.75)的情况下,被打了F绩效(最差一档),在公司内网公开文档控诉leader抱团恶意打绩效,同时质疑leader间存在利益输送。事情最后的处理结果是官方宣布绩效属于机密信息,员工泄露绩效违规,员工账号被停用,文档被强制转移权限,直属上级受到了不痛不痒的所谓“处罚”,同时在员工账号被停用的情况下,官方指出了员工文档中提到的大部分证据都与事实有出入,以上都基于脉脉上能公开查到的帖子总结。我认为这是字节跳动没落的一个里程碑事件,表面上看起来这只是对于一个闹事员工的暴力处理,然而折射出来的是公司业务,公司文化和人才质量等方方面面的问题,字节跳动可能止步于一个创业公司,在社会影响力上永远无法与腾讯和阿里比肩。下面我们从各个方面来分析字节跳动存在的问题。 公司业务 字节跳动几大核心业务分别是头条,抖音,TikTok,这三者可以认为是字节跳动的发动机,负责产生现金流,而教育,游戏,房产等都属于探索性的业务,负责烧钱,万一砸出来个新方向那就是赚到,又给估值带来更大的想象空间。这种逻辑在20年之前是没有问题的,腾讯阿里等前辈们都是这么起来的,稳住基本盘的前提下去寻求突破,支付宝和微信就是探索性项目获得的巨大成功,也让两家公司市值翻了不止一倍。然而20年之后,中国的监管风暴彻底堵死了这条路,对巨头的跨行业扩张判了死刑,所以现在各个公司都在裁员砍业务,收缩战线。按照这个逻辑,字节跳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必然要砍掉游戏,教育,房产等探索性业务,战线收缩到头条抖音和TikTok的基本盘,那么这几个基本盘现状如何呢? 头条和抖音整体应该是盈利的,这一点我丝毫不怀疑,但是字节跳动的估值非常高,现在一级市场的估值应该是4000亿美元,只靠现在的盈利撑起这个估值是比较困难的,这个估值一定是在高增长的前提下给出的。头条和抖音用户增长已经见顶,甚至可能出现下滑,那么要维持盈利的增长,就必须加大对现有用户的广告投放,或者是寻求其他可以商业化的点,比如带货分成这些,但无论哪一种,对用户体验的伤害都是极大的,这也是为什么现在感觉刷到越来越多广告和营销号的原因。在体验和商业化之间必然会达成一个动态平衡,但是头条和抖音整体的营收很难再上去了。 再看TikTok,这确实是一个高增长的业务,海外市场可以说是所向披靡,也是中国为数不多的可以和国际巨头